古人名字和字号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的来历

xiaofu 阅读:212 2022-09-14 10:45:16 评论:0

我们看过一些古装剧或者是一些文化书籍的,都会知道古人的名字是由字号两种的。那么,关于古人名字和字号的文化常识是哪些呢?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名字和字号的文化常识

1.避免和长辈用同样的字

古人在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避讳和长辈用同样的字,这样是很不尊敬的。尤其是名字中如果和皇帝中的名字有相同的字,那么一定要及时改掉,不然还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2.长大以后通常会直接称呼字

当男子或女子超过15岁或20岁的时候,就不便直呼其名了,一般都会通过别名,也就是字来代替。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的来历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名字通常都只有一个大名,有的时候会起一个小名,但这只是一种昵称,然而,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从出生开始会起一个名字,但是,长大以后就会取字,就这就组成了一个名字。清朝⼈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德⾏的。

古人对姓名字号的运用有什么讲究

古人在给小孩起名字的时候十分有讲究,根据《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也就是说,在孩子三个月的时候,需要父亲为他取一个名字,而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古人名字和字号的文化常识以及来历是怎样的内容分析,古人的姓名字号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久远,也属于传统的中国文化知识,所以我们可以多多去了解。

声明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3.本站整理的文章若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