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禁忌与习俗 民间大寒有何禁忌之处吗
每个节气都有它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一些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在一些时候还是会有一些禁忌的,当然并不是说每个节日和节气都是非常完美的。那么,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看看大寒禁忌与习俗以及民间大寒有何禁忌之处吗?
大寒的介绍
大寒是24节气的最后一个,寒的意思是寒冷到了极点,天气就会非常的冷,寒冷到极点之后便是春天将至。大寒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在每年阳历的1月20日前后,隐隐约约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当太阳到达黄经300°的时候就是大寒,正所谓冬去春来,大寒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就又轮回来了,这时候的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扫尘洁物、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
大寒的传统民间习俗
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除此之外的就是,灶王还要和诸神来到人间过年,所以也有俗语就是“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那天还得要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民间大寒有何禁忌之处吗
1、大寒节气的禁忌之不损阴津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在于滋阴。经过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非常干燥的时期,一般在长江流域从冬至这个节气开始降水就会逐渐的减少,有时室内湿度甚至只有30%左右。白天平均空气的湿度一般低于50%,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症状,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更容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就会更容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的情况,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
2、大寒节气的禁忌之不适合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这个时候的北京,天气寒冷。以敛阴护阳为本,养生应顺应自然的规律,宜热食,以防损伤脾胃之阳气,切忌食生冷、粘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过多食用燥热之物。大寒节气前后,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是最合适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体质来进行饮食调补,羊肉、鸡肉等都属于温热食物;可以多食用鸭肉、鹅肉、木耳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比较合适,最好咨询专业人员后再进补,药补需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症状选择服用。大寒之后就是立春。为了顺应季节变化,还可以适当多摄入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提前适应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
大寒禁忌与习俗等内容只是参考而已,我们不要去相信这些说法。我们应该懂得吃饭或者吃东西还有风俗习惯,是不存在的,我们吃东西只要注意下饮食安全就可以,剩下的那些禁忌都不要去相信。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我们应该相信科学。
1.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2.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3.本站整理的文章若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